浏览次数:226作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9-09 |
现在学校门口干净多了,接送孩子再也不用挤在小摊贩中间,心里也踏实了!”新学期,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家长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该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显著成效。这一变化的背后,是烈山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代表建议办理,构建“提、督、办、评”全流程监督体系,推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
聚焦民生提建议,找准整治“发力点”。校园周边环境是群众关注的“高频议题”,更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点方向”。此前,烈山区人大代表深入社区、学校开展调研,广泛收集师生及家长诉求,针对校园周边流动摊贩占道、交通秩序混乱、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先后提出“关于加强校园周边经营秩序管理”“关于加强烈山区东部新城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多项意见建议。这些建议既聚焦当下治理痛点,又着眼长远管理需求,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明确了具体“发力点”,也成为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
精准督办促落实,压实政府“责任链”。代表建议提得准,更要办得实。为确保建议落地有声,烈山区人大常委会年初将议案建议归口各委室监督办理,年中组织办理情况督查,办结答复后再组织实地检查并开展满意度测评。测评之前,成立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的调研组,组织人大代表直奔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淮北一中、淮师大等学校周边现场,通过看环境、访家长、谈商户的方式,直观了解建议办理成效——查看流动摊贩是否反弹、交通设施是否完善,倾听家长对安全保障的意见,询问商户对经营规范的落实情况,确保监督不走过场。
跟踪问效抓长效,巩固整治“好成果”。在人大的闭环监督下,区政府制定整治方案,打出组合拳。部门联动破难题,由区城管局牵头,联合市场监管、公安、卫生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针对流动摊贩、无证经营、机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集中攻坚。常态值守防反弹,在学校周边设立护学岗,落实“定点、定人、定责”机制,通过“定点值守+机动巡查”,持续规范经营秩序,杜绝占道经营回潮。宣传引导聚合力,向学生、家长普及安全法规,向商户宣传经营规范,引导全社会参与环境治理,为建议落地营造良好氛围。
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踪问效,督促政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利用智慧城管平台实现实时监控;推动完善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压实各方责任;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组织商户签订经营承诺书,引导师生家长增强安全意识,真正实现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长效化、制度化,让代表建议真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成果。
一审:关怡
二审:李翔宇
三审:杨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