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大新闻 / 人大要闻
古饶镇人大: 让“民意清单”结出“幸福账单”
浏览次数:148作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8-18

  “小区充电桩不够用,新能源车充电总排队!”“矿东路的树挡了路灯,晚上散步黑黢黢的”“新风花园路口减速带烂了,走这儿心里发慌!”……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民生诉求,既是群众最真切的期盼,更成为古饶镇人大代表履职的“风向标”。近年来,古饶镇人大以实打实的行动,将一张张“民意清单”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账单”,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听民声:从坊间诉求到履职指南​

  每月10号,古饶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总会准时出现在各选区的“家室站点”。会客厅里,代表与村民围坐一团,用乡音拉着“家常呱”,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站点,更是心灵相通的桥梁。村民们敞开心扉细数生活难题,话语里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们俯身倾听、认真记录,把每一条诉求都记在“民情台账”上。​

  新风花园21栋附近的四岔路口,破损减速带曾让居民出行提心吊胆。代表们在接待中得知后,第一时间将问题转交社区。社区管理人员迅速响应,短短几天就完成了减速带更换。“现在走这儿踏实多了!”过往群众的点赞,正是民意转化为行动的生动注脚。​

    连民心:从线下交流到线上会意

  “不光能到站点说,扫个码、发个微信也能找代表!”为让民意收集无死角,古饶镇人大打通线下线上沟通壁垒,让“定时定点”的面对面交流延伸为“随时随地”的心意相通。在“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常态化开展的基础上,代表微信直联、电话专线接听、二维码即时留言等线上渠道同步畅通,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倾听的耳朵就到哪里”。

  矿东路两侧树木遮挡路灯的问题,便是线上民意快速响应的典型案例。群众在村口扫描墙上的代表二维码留言反映情况后,代表立即核查反馈至镇政府。专业绿化人员很快上门,结合树木生长特性和照明需求精细修剪,如今的矿东路夜晚重归明亮,居民散步的脚步也愈发轻快。这条“民意快车道”让群众诉求从“线下诉说”到“线上传声”无缝衔接,“秒响应”成为服务常态。

    解民忧:从纸上意见到落地见效​

  “听进去更要办到位”,这是古饶镇人大履职的准则。代表们将收集的问题分类梳理、逐项研判,形成附带着解决方案的社情民意,精准递交给相关部门,用“加速度”让群众看到变化、尝到甜头。​

  面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短缺的“急难愁”,代表们联合社区算好“两本账”:一边核查小区用电负荷的“安全账”,一边规划充电桩布局的“民生账”,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目前,部分小区的标准化新能源充电站已进入建设阶段,车主们的“充电焦虑”正逐步缓解。从减速带到路灯,从充电桩到更多民生琐事,群众关切的问题正在一件件落地见效。​

  “‘家室站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鲜活实践,更是代表扎根群众的履职平台。”古饶镇人大主席刘建国的话,道出了工作的深意。如今在古饶镇,“找人大代表说说去”已成群众的下意识选择,这份信任源于一次次真诚倾听、一件件扎实办理。​

  展望未来,古饶镇人大将继续做深做实“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依托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智慧人大平台等载体,让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更紧密、民意表达更畅通。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古饶镇人大正用实打实的行动,续写民生改善的新篇章,让幸福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艳、更旺。

一审:刘建国

二审:李翔宇

三审:杨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