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大新闻 / 人大要闻
杨庄街道 人大代表“实践站”里实践忙
浏览次数:289作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8-14

  今年省人大1号文件出台以来,杨庄街道人大工委本着共建共享、量力而行、融合发展的工作理念,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嵌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融入社区基层治理。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空间和设施,认真开展宣传展示、接待选民、协商议事等活动。活动中,将代表履职与社区基层治理有效结合,依托社区“居民会客厅”“书记连心日”等载体平台,把群众“请进来”,让代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开展“零距离”察民情聚民意;依托社区“三长一户”网格治理体系,让代表主动“走出去”,就居民反映的社情民意落实情况,与社区网格长一道进小区网格,开展“零距离”走访督查,助推群众反映问题解决落实。

  “现在再也不要为房屋漏水、上厕所烦心了”。近日,杨庄街道工人村大街5栋公租房的大爷、大妈们,拉着新杨社区书记张艳、区人大代表任峰的手,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这感人场景的出现,源于人大代表在实践站里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反馈并持续关注推动圆满解决。

  烈山工人村大街5栋公租房,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为原淮北矿业集团“三供一业”移交的筒子楼,配套设施简陋,两家共用一个厕所,房顶局部漏水现象时有发生。社区虽通过各种途径争取资金进行维修,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今年初,杨庄街道人大代表在新杨社区基层实践站接访选民时,众多居民向代表反映这一问题。了解情况后,代表们通过社情民意渠道向区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建议。经人大代表和街道、社区的共同努力,4月8日,区政府决定将5栋公租房拆除改造列入城市更新项目。

  因5栋公租房拆除触动一楼门面房住户利益及部分居民“故土难离”情节,一度给拆除搬迁工作带来困难。面对问题,杨庄街道人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助力搬迁工作顺利推进。依托“书记连心日”平台,代表们与社区干部共同接待搬迁居民4批次;融入社区治理网格的代表与网格长一道走访居民6次。代表们在接待走访中,耐心向搬迁户详细解读搬迁政策,并就居民关心的新公租房位置、配套设施、户型分配原则、搬迁补贴、旧房腾退等问题,现场解答居民疑问38个,对居民反映的5个特殊问题,及时提出相应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并及时跟进、反馈。针对搬迁户多为老年群体的现状,代表们建议街道及相关部门,在搬迁时要做好细致、周全服务,确保他们“搬得平稳”;在搬迁后,持续开展上门关怀,缓解新环境的不适感,让他们“住得习惯”。通过清晰的政策解读、充分的互动沟通和务实的后续跟进督促,妥善解决了不同诉求类型搬迁户的后顾之忧。短短2个月时间,5栋公租房住户全部搬离,120户居民均得到妥善安置,房屋也于7月初拆除完毕。

  如今,杨庄街道基层实践站的代表们,正通过“站内收”和“网格集”等方式,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充分履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神圣职责。把一件件“网格微小事”办成居民心头的“暖心事”。 据统计,1-7月杨庄街道基层实践站共开展集中接待选民8次,进社区网格走访选民30余次,提交社情民意建议42个,已办理解决30个。

(文|任启宇)

一审:关怡

二审:李翔宇

三审:杨宏春